【產業消息】 【國際房市】大陸「突擊式」打房 治標不治本 2013-11-11  
 

【經濟日報記者曾迺強/綜合報導】



 


上海、北京、深圳等大陸一線城市接連推出「升級版」房市調控政策。業內專家指出,此舉對房價將造成短期降溫,但「突擊式」調控措施難以解決房價長期上漲問題,應加強推出住房保障與調節供應等長效體系。


新華社報導,為了完成今年初擬定的房市調控政策,大陸官方針對近期房價上漲較快、房市交易量成長的城市接連推出「突擊式」調控措施。「調控應自始自終,突擊式的調控只會加深供需矛盾」,大陸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直指,若調控從嚴僅是為了給統計數字一個交代,那就是在「作秀」。


上海8日推出「滬七條」,除了要求「限購」,民眾在購買第二套房的頭期款也要提高至七成以上;在此之前,深圳已實施類似政策。


北京對於房地產開發商刻意漲價的新成屋,也以不發放預售證藉此緩和上漲趨勢。分析認為,上述「升級版」房市調控政策,雖有助於短期降溫,但在根本上難以解決房價持續上漲問題。


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廣州與深圳今年5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10%以上,9月漲幅更是超過20%,顯示官方房市調控力度相當不足。報導引述不具名業內人士建議,應推出差別化房貸政策,限制投機行為;同時在房價上漲明顯的城市,儘快增加住宅用地供應,緩解供需不足現象。


上海「滬七條」要求,今年住房用地供應量在不低於過去五年平均供應量的基礎上,再增加30%,以確保住房用地供應1,000公頃,達到土地交易平穩效果。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儘管上海「滬七條」比北京「京七條」限制力道更嚴格,但土地供應政策與「京七條」要求新成屋價格低於周邊市場30%、今年至少供給2萬套自住型商品住房的政策相比,稍嫌薄弱。當前行政調控對抑制短期房價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更要加強的是長效機制,讓市場規律發揮最大作用。


 

 
 
中華建築金石獎甄選活動官方網站
  目前瀏覽人數: 50790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