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國際房市】中國商業地產 浮現泡沫危機 2014-06-09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房屋市場的降溫已為中國的成長動能拉起警報,讓製造、零售、服務各個行業都同感壓力,而商業地產出現泡沫的機率更大於住宅地產,可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成本。


商業地產服務公司CBRE說,去年全球新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名前10的城市有九座在中國,全球興建中的購物中心面積也逾半在中國。以成都來說,去年開發商在成都投入使用的購物中心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遠超過同年全球任何城市開設的購物中心面積。


英國地產咨詢公司萊坊表示,開發商目前正在中國建造800座內設酒店、寫字樓和零售商舖的多用途建築物,總面積達3億平方米,相當於1000座明尼蘇達州「美國商城」的規模;該商城是美國最大的購物中心。


華爾街日報的中國財富和奢侈品編輯顧蔚指出,這些大規模的擴建來得很不是時候,因為很多零售商都擱置擴張計劃。萊坊公司指出,包括PradaBurberry等的65%奢侈品零售商,都沒有落實2013年在中國市場的開店計劃。


萊坊中國區董事孫俊安說,購物中心開業後若商鋪未全部被商戶承租,並順暢運作,擁有人很容易每個月就會虧損數千萬人民幣。政府也尚未意識到,一旦所有項目都完工,空置問題將非常嚴峻。


顧蔚說,中國正在推行的厲行節約運動,為奢侈品需求帶來很大的衝擊。4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從2011年同期的17%降至12%,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也導致消費者減少了在傳統商場的消費。更諷刺的是,淘寶這類電子商務平台所以能成功崛起,原本就是拜商場面積不足之賜。


大陸一線大城的零售商鋪租金目前仍居高不下,但部分二線城市的租金已經開始下降。供應過剩的問題在瀋陽最為突出,該市是中國零售地產庫存量第二大的城市,排名僅次於北京。


雖然商鋪空置率上升,但有些開發商仍試圖提高租金,以彌補空置損失。但只有一半商戶入駐的購物中心看起來很淒涼,沒人會願意去那裡購物或租商舖。


住宅地產的總體投資額目前仍遠遠高於商業地產,但商業地產市場卻更難以駕馭,更容易受到經濟走軟的影響。對於開發商而言,商業地產項目的財務負擔也更重,因為商業地產的開發模式是買入並持有,不是在房子蓋好之前就開始預售。


摩根大通公司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說,比起住宅地產,商業地產短期內更令人擔憂。從歷史上來看,商業地產泡沫出現破裂的頻率更高,這會帶來較高的經濟成本,美國儲蓄和信貸危機就是一個例子。


 


 
 
中華建築金石獎甄選活動官方網站
  目前瀏覽人數: 51131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