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影響,台北市府將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列為標竿型示範區,今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後,將增加可建築用地、公設用地,提供公共住宅、納入低碳節能及智慧生態設計。
台北市土地開發總隊表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是打造台北科技廊帶的重要拼圖,經由串聯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進行產業分工整合,發揮加乘效應。地政局局長李得全表示,該區段徵收案全區占地90.24公頃,使用分區為住宅區及科技產業專用區,開發後住宅區推估未來能容納居住人口約為1萬5千人,科技產業專用區預估吸引就業人口約3萬5千人。為了妥善安置,採取先建後拆方式辦理區段徵收,並興建專案安置住宅,分為兩期辦理區內建築物拆遷與開發。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第一期公共工程及專案住宅預計今年完工,未來將接續第二期工程施工,全區預訂2020年完工。李得全說,區段徵收完成後,除政府可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約45.38公頃,提供可建築土地約44.86公頃,節省開闢經費約155.5億外,同時因區內重新規劃與配置,促進土地利用、提高開發經濟效益,提供居民一個結合河岸居住、就業、文化、休閒及生態節能的優質生活環境,也吸引居住人口,促進地區穩定發展。
李得全提到,自2015年起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率先示範,協調各單位將低碳、節能、減洪及保水等理念納入工程規劃設計,於水利、道路、公園及專案住宅等工程優先導入智慧運用與生態環境,並與產業發展局及資訊局合作,導入太陽能板、儲能設施、智慧電表及能源管理系統,跨域營造創新、環保及人性化的智慧生態社區,未來提高城市韌性與容受力。
〈2017/02/21 自由時報 記者馮牧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