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邁入高齡社會 無齡通用宅卻非房市主力 2018-11-28  
 


(陳筱惠/台中報導)


台灣少子化現象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內政部早在4月資料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正式突破14%,宣布邁入高齡社會;也就是說,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而從2015年不斷被重視的全齡通用的無障礙居住環境,儼然成為建築業界與居家裝潢的新顯學。


在居家空間的弱勢指得是,小孩、孕婦、老人、傷患以及身心障礙者,不光僅限於超過65歲的高齡人口;永慶居家服務指出兒童死因榜首就是居家事故傷害,佔比高達73%;孕婦流產原因比例最高是在家中因取高處物品及滑倒的腹部撞擊;台灣有1/3的居家老人每年至少跌倒一次,8%以上必須急診就醫,其中30%~40%需住院治療,6%更是導致嚴重傷害。


看似迫在眉睫的全齡宅規劃,實際上因建築成本增加以及政府無獎勵配套,讓業界還是以能夠「賣」得出去為主,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表示,其實不阻擋產業界出售房子,在不用額外增加興建成本之下,如何規劃好未來30年的居住空間,才是正題。


唐峰正說明,「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不同,無障礙設計的成本太高,等於得「3戶變2戶、2戶變1戶」,除了可銷售面積變少、不符合經濟效益,對建商來說窒礙難行,而且還可能被貼上「殘障」宅標籤。


但通用設計只要秉持「空間、容錯、直覺、公平、彈性、簡單、省力」等7大原則,舉例來說室內通道淨寬90cm以上、衛浴門淨寬75cm,可供輪椅直進直出,室內增加0.5坪讓照護者有能站立位置、在出入口無高低差,就能讓建商在不增加成本的原則上又多了一個全齡宅銷售噱頭。


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指出,雖然台灣社會逐步傾向高齡化,但所謂無障礙宅並非房市主力,即便建商有意在室內做相關規劃,也不乏買方認為用處不大而打掉重新裝潢,讓建商也沒有能做為行銷宣傳的施力點,在價格為王的現況下,能減少成本、壓低房價才是主流。


另外,目前多有給高齡者居住的健康養身住宅,或是政府提供之弱勢族群公宅,反倒較具備健全的無障礙功能,其餘建案的無障礙設施多以具備輪椅坡道、階梯把手等低成本規劃為主,剩下來的室內建材因取決於買方個人喜好,建商並不一定規劃。


 


 
 
中華建築金石獎甄選活動官方網站
  目前瀏覽人數: 52048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