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時代下,北縣與北市的購屋替代效果更為強烈,尤其是總價1,000萬元至1,500萬元的產品,今年第4季成交占比增逾1倍、突破2成,重劃區內的新成屋最受青睞。 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調查,北縣總價1,00萬至1,500萬的房子,去年除第1季成交占比在8.2%外,其他各季成交占比約11.2至12.1,狀況相當穩定,隨著房價攀升,北市客外移購屋效應發酵,今年前3季總價1,000萬元至1,500萬元房子,成交占比已攀升到15.1至17.3%,第4季甚至突破2成、達20.8%比重。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分析,現在前進北縣購屋的北市客,外移意願更甚於今年初,因此拉抬北縣總價1,000萬元至1,500萬元的房屋總價成交占比,歸納這群北市客的購屋特性,挑房子原則包括交通方便、機能成熟、更要住得又新又好。 蘇啟榮指出,總價1,000萬元至1,500萬元的房子,在北市找到好物件並不容易,但同樣的總價,卻可在北縣找到重劃區內的新成屋,或者是捷運宅,尤其在捷運蘆洲線通車題材發酵後,北縣的捷運宅有明顯增溫跡象。 永慶房仲集團新聞中心經理李建興觀察,北縣的外來人口多,首購、換屋齊湧入,因此在自住客眾多、也就是剛性需求強勁的狀況下,連番拉抬北縣的中古屋房價,從2006年的每坪18.4萬元、攀升至今年每坪21.7萬元。 蘇啟榮說,對於北市換屋族來說,把北市的舊房子賣掉,手上就有一大筆自備款,可在北縣挑選總價1,000萬元至1,500萬元的好宅,購買力也相對高出許多,而且千萬元以上的房子,目前在北縣多是屋齡較新的新成屋,除了管理好、住宅質感佳外,更可省下大筆翻修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