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密集推出政策調控房市,在認定不受政策波及下,商業地產成為外資機構投資新寵,根據大陸商務部數據,光是3月份,外資在大陸新設立或是增資的房地產公司大量增加,數量高達39家。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大陸本土房地產商已經察覺,在政府堅持調控的明確態度下,轉型的時刻已經來臨,一些民營或是國有性質的開發商,都已經著手準備,將經營重點由住宅轉向商業地產,但速度卻明顯比外資機構要落後。
業內人士認為,外資機構加速布局大陸商業地產,應該適逢低買進的前奏。在戴德梁行日前發布的全球房地產投資報告中指出,2011年全球預計會有1,040億美元的資金投向亞太區的房地產,比2010年年中的資金量高出45%,其中,大陸商業地產就是資金流向的重點。
根據上海產權交易所的資料顯示,在2月底的一個星期內,上海產權市場上房地產業的成交金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約新台幣4.4億元),新掛牌房地產項目的金額居於首位,外資大手筆的併購行為也隱含其中。
大陸商業地產的吸引力,連法國零售業巨頭家樂福也在上月初表態,計畫要將旗下的迪亞天天折扣連鎖店和它的地產業務分離出去,並分別成立為各自獨立的上市公司,以提升投資價值並提高盈利能力。此舉被認為是家樂福要借機進入大陸商業地產的前兆。
一位外籍房地產投資人士就說,「目前大陸商業地產的價格比較低,而且可用資源豐富,同時,一些外資機構也看好未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他表示,如果要送一大筆錢進入大陸,就必須要找一個安全的領域,而商業地產價格低廉,又不受政策影響,比較穩定。
【經濟日報╱記者林海/綜合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