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外資券商認為,這次大陸史上最嚴重的鐵路事故,加上京滬高鐵6月底以來多次故障,可能在近期抑制新鐵路線沿線城市的房地產投資熱度,特別是這些地區的房地產價格近期已經上漲了相當程度。
彭博資訊及道瓊社報導,杜勁松等多位瑞士信貸分析師昨(25)日在共同具名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京滬高鐵沿線多個城市的土地交易,早在2009年及2010年就已經被炒得火熱。
以京滬高鐵為例,自2008年4月開工以來,就點燃高鐵沿線城市的投資熱情。以沿線24個高鐵車站為中心,各地方政府莫不卯足善用「高鐵經濟」,藉由高鐵車站重新規劃出一大片重劃區,趕搭高鐵建設提高各地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山東齊魯晚報曾報導,濟南西站周邊區域的房價根本就以「高鐵速度」飛漲。濟南西站附近的一個建案,2006年第一期銷售價為每平方公尺人民幣3,000元,預計在今年9月底或10初開賣的第二期,市場預期開盤價高達人民幣8,000元,等於五年來大漲2.6倍。
杜勁松在報告中寫道:「巧合的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周曾要求,對地方政府以鐵路和高鐵開發的名義非法徵用土地進行調查,因此上周六的事故有可能使調查力度加大,影響到地產開發商現有的土地儲備。」
瑞士信貸認為,大陸房地產開發商一般會將低價土地儲備視為核心能力,但基本上每家業者背後隱藏的,都是地方政府希望藉此加快基礎建設投資,以推升國內生產毛額(GDP)和相關財富的願望。
若這次大陸鐵路的嚴重事故,造成未來地方固定資產投資降溫,勢必大大衝擊房地產業者的獲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