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林海/綜合報導】
為確保完成今年房價調控目標,珠海住建局宣布實施房地產的限價、限購政策,成為大陸第一個實施「雙限令」的城市。業內人士認為,「雙限」齊出並不會有雙倍效應,調控姿態大於實際作用。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珠海將是大陸第47個實施限購的城市,而限購令實施後,本地居民以及在珠海已經繳納一年以上社會保險的非本地居民,只能在香洲新增一套房,無購買社保和納稅的非本地居民則不能在香洲買房。
同時,新報備建案的住房平均價格,不能超過珠海市今年的控制目標每坪新台幣16.9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限購而言,限價還有操作空間可解決,如通過控制成本解決限價問題,「但限購對於限價來講,更為嚴厲,這不是有能力就可以解決了。」人為的控制市場需求,而不是通過市場經濟手段調節,影響更大。珠海地產龍頭格力地產總經理鄭文森則說,「其實從去年限購政策開始,到今年8月份要求二、三線城市限購,市場呼聲之高,其實任何開發商心中對於限購已經有數了。」
業內人士也認為,「短期來看,限購令仍有最有效的調控政策,難以取代,但珠海的限購令也是寬鬆版,影響有限。」也有開發商認為,珠海的政策比較「溫柔」,限價政策可規避的方式不少,政策具體操作空間大為減弱,實際上對整體的限購帶來的影響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