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徐義平/台北報導〕今年房市預測,業界偏向平穩中帶著樂觀,不過,從消費者角度,還是要從更長期的角度來思考購屋,回歸到現實基本面,對不成熟生活圈的投資角度最好持審慎態度。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今年房市交易應會逐漸轉穩,而且今年有不少突破奢侈稅閉鎖期的住宅釋出,預期更有議價空間,對於自用民眾來說,可以趁此波釋出潮,勇敢進行議價。
此外,今年房價很難見到大幅飆高,因此,若想投資,把握低總價與低單價產品外,土地也可留意。
至於去年店面因價格炒高之後,在租金沒有提升的狀況下,預期將成為高風險標的,建議民眾須審慎評估。
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則分析,從投資角度來看,預期如桃園青埔等,算是最熱烈的投資區,但是,在現實考量下,青埔新案報價可能突破每坪30萬元,但同樣一坪30萬元的房價區,有很多替代方案,從桃園市中心區到新莊的中古屋都有,生活圈的成熟度更高,新成屋或預售屋也有如林口、淡水、三峽…等,選擇性多,意思是,從自住角度就要保守與審慎,不宜盲目跟進。
房屋專家也建議,今年因為政策還是偏向緊縮,即使利率還偏低,但銀行願意核貸的成數及區域也保守,購屋者要先考量3年後利率往上揚之後的財務調度,也要考量未來脫手的可能性,再擇優進場,以保財務穩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