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句話用來形容四月甫任北市副座的張金鶚,再適合不過。張上任一個多月來,已喊出不少引發議論的新政。稍早他拋出替民眾安檢住宅,突顯老舊建物改建急迫性,當然是想藉以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接著本週一他又表示,將對發布不實(膨風)價格資訊的(房仲或代銷)業者開罰,並強調這是為了促成資訊透明化並防止炒作。
此話一出,果然又引起更大『迴響』。雖然北市地政局出面緩頰說,此辦法還在研擬階段,目前只是非正式徵詢業者看法,還不到定案實施的時候;但這兩天下來,此事儼然成為房市最新熱門話題,而且無意外地,(業界)質疑的聲音相當大。先不談把開價拉高,甚至膨風是否適切,住展企研室認為,從商業行為的角度看,把開價拉高,是賣方天經地義的行為;因為賣方都想要把價錢賣得愈高愈好,這樣才能更多,至於買方當然剛好相反,到最後則是由所謂「看不見的手」,也就是市場機制,來決定兩邊都能接受的價格。
上述情況,是資本主義商業行為的最基本法則,也就是藉由供給和需求之制衡,決定市場價格,不過先決條件是,有賴公正第三者制定完善、健全的遊戲規則,讓兩方切實遵守,而相關資訊的對等及透明化,是首要之務。至於這公正第三者,除了民間非營利機構如消基會外,政府還是最為重要的角色。
是的,不僅是不動產,所有消費行為,甚至股票市場,促進資訊透明、對稱的工作,官方責無旁貸,否則弱勢買方當然任由賣方宰割。只不過,方法也必須用對才行。
早在實價登錄當初訂定規則時,住展企研室就特別指出,資訊透明化的重責,不能全丟給經紀、代銷業者或地政士,更單純、直接且有效的作法,還是在任何(不動產)產權移轉時,同步進行交易價格等資料的記載登錄,而且應是由地政或其他相關單位,或委託公正第三者來執行及監督。
只不過到最後,三讀通過的實施版本,還是由業者負責登錄;然登錄格式搞得非常複雜,登錄錯了,責任又全在業者或地政士身上,到頭來,真正該擔負(資訊透明化)最大責任的官方單位,卻幾乎變得事不關己;更別說還作繭自縛,先是為了要去識別化云云,結果掐頭去尾,造成揭露資料失去足夠代表性,遑論資訊揭露後還錯誤頻傳。以上種種,都間接導致開價過高(膨風)的情況依舊存在,然後現在北市府卻又要朝業者開刀?
是故,討論相關業者所謂亂放不實價格訊息之前,真正應該被檢討的,其實是官方責無旁貸的資訊透明化工作,也就是實價登錄制度。如今該制實施已過半年,再三個月就滿一週年;趁著張金鶚喊出要罰喊價膨風業者之際,住展企研室認為,不如先好好檢討實施九個月以來,效果不如預期,而且還屢見錯誤的實價登錄制度,來得更為實際,且才是真正保障消費者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