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車位「貴桑桑」,卻深藏不少引爆買賣糾紛風險,根據台北市最新官方統計數據,在台北市買1個停車位平均要價213萬元,等於是在中南部可買1間小套房。由於停車位規格及種類多,過去至今發生不少買賣停車位糾紛,包括車位灌水單價看似變低、但總價卻變高,或曾發生車位登記在管理室的情形,民眾交易時須特別留意。
車位分為3種規格,包括(1)法定車位、(2)增設車位、(3)獎勵車位,其中法定車位沒有獨立權狀,僅能出售給同社區所有權人,當房屋成交時也需一併交易;增設車位則具有權狀,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至於獎勵車位,目前已經落日不再發放。
一般民眾購買的車位多為法定車位,除了目前較新的社區會有車位編號及車位證之外,中古大樓的車位難以計算實際坪數。地政士劉坤圖指出,由於公設包含2種:一般梯間、機電、交誼廳等空間,另外就是車位,因此當車位也涵蓋公設之中,就很容易被灌水。
舉例來說,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台北大直的「瓏山林博物館」,因為建商預售時沒將共有部分涵蓋車道註明清楚,導致建商將車道納入公設內,等於住戶用建物每坪房價買到車位,根本被建商扒了2層皮。
劉坤圖說,這類狀況不管是預售或中古屋都屢見不鮮,舉例來說,總坪數34坪的房屋,公設坪數為14坪(含6坪大小公設及8坪車位公設),若以每坪100萬元換算,實際房價應是建物坪數26坪乘上100萬元再加車位價格300萬元,等2900萬元;而被灌水的情形,就是業者模糊帶過8坪涵蓋在公設中,而300萬元的車位再額外加上,等於車位被扒了兩層皮,因此以每坪100萬元換算,總價就變成3700萬元,前後差了800萬元。(見下方公式)
除了要留意車位被灌水的狀況,其次就是不少中古屋在過去建商取巧之下,方便車位交易,因此將車位登記在管理室、健身房甚至是洗衣間,有些民眾買了房子才發現車位是登記在管理室,如此也很容易引發買賣糾紛。
算法1: (34總坪數-8坪車位)x100萬/坪+300萬元車位/個=2900萬元 算法2:(車位重複被計算2次) (34總坪數)x100萬/坪+300萬元車位/個=3700萬元 結論:兩種計算方式,相差800萬元! 3700萬元-2900萬元=800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