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議會國民黨議員7月7日首次在議事堂拉白布條,抗議市府延宕東區赤土崎圖書館大樓興建,要求10月底前發包;市長林智堅強調,圖書館不是不蓋,而是在原址附近找到更環保、不移樹,又具人文意涵的替代方案,能滿足市民需求。
7月7日是議會總質詢最後一天,國民黨團聯合質詢,張祖琰緊盯赤土崎圖書館大樓工程,同黨議員更拉布條與抗議牌,上書:「市長謀殺東區圖書館」、「唾棄意識形態施政」等字眼,並送上2000名東區里民連署書給市長。
張祖琰指出,此案從前市長林政則、許明財任內推動,歷經4年多,審查會開不下10次,花5、600萬元規劃費,一期工程款也編列卻遭擱置,希望市府10月前發包,否則文化局長廖志堅需下台負責。
她說,此案除提供民眾閱讀環境,也規劃長青學苑及里民活動中心,是多功能建築;呼籲市府放棄意識型態施政,為市民福祉著想。
林智堅強調,不是不蓋,而是找雙贏替代方案,原規劃五樓建築,涵括社區活動中心、長青學苑及圖書館,各樓層相互干擾;還要移植69棵樹,且建物本身量體過大,影響綠地景觀;新竹荒野保護協會及多位市民也投書表達反對。
廖志堅說,已找到「不砍樹、不移樹、維護景觀」雙贏替代方案,一是在原案位址旁100公尺處闢建量體較小、融合地景且不需移樹的「赤土崎聯里活動中心」,總樓地板面積約100坪,只須280個工作天可完成,相較於原案工期3年,更能滿足地方急迫性需求。另外透過老屋活化方式,在金城路舊眷村闢建全國第一座眷村活化的「將軍村圖書館」。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7月7日表達不贊成興建的7點立場,包括:保存綠地可降低環境日曬後的增溫效應,亦能防風、穩定新竹氣候,建大樓失去減碳植物,卻需增加產生溫室氣體的設備、也造成周邊居民生活環境更窘迫;一市民投書市府說,「把新竹少有綠地換一棟五層吸熱建築有何好處?這是都市發展應該做的事嗎?」。
都市建設須兼顧環境永續
到台中小旅行,多數人爭睹剛完工的國家歌劇院,亦順道探訪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兩棟建築皆日籍建築師設計,前者伊東豊雄、後者安藤忠雄,設計理念強調:人與建築、環境的融合。
過去,公部門建設強調大而雄立,彰顯功勳,與近年國際間講究建築與人、土地合一的觀念,大異其趣;新竹市「赤土崎圖書館多功能大樓」興建爭議,非關意識型態,而著眼於城市美學打造與環境永續的堅持。
赤土崎公園是新竹主幹道光復路沿線少有且重要的綠地,儘管這片林木樹齡不長,但從城市大角度觀察,是最需保留的綠園;相較於原圖書館設計,交大建築所助理教授許倍銜認為,「比例上大了些」,整個「量體」值得檢討。
再從赤土崎基地高低起伏的地勢觀,避開綠樹,其實可以設計出具相當趣味的建構,讓人們優遊綠園中、又能自在穿梭於建築間,既保留環境生態,也維繫了人本精神。
至於市府將圖書館移到在老舊眷村,打造「將軍村圖書館」,在活化空間的態度上,許倍銜亦認同,也有民意代表已在臉書呼應:「活化眷村已露曙光」。
新任市長林智堅重視「財政紀律」,此案在「替代方案」策略成形中,多少堅守這原則;不過,市政推動,也需議會支持,替代方案形塑過程中,少了與原提案人的溝通程序,自會引發疑慮與爭議,為政者自當謹記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