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博瀚:桃園水道列古蹟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學生藍博瀚日前發現,龜山區有處水道,他搜尋資料,水道興建於1938年,距今約有78年歷史,是桃園市僅存的日治時期水道,他向文化局提報古蹟保存,文資委員勘查後認同具有文資保存的潛力,已列冊追蹤。
藍博瀚說,台灣各大城市現存的水道,包括台北水道、滬尾水道、旗山上水道等等,都被列為重要文化資產,做為佐證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與公共建設的改進。在日治時期,桃園有巴陵上水道、大溪水道及桃園水道,目前僅剩桃園水道完整保存,見證日治時代桃園區的城市及公衛發展,極具保存價值,希望政府提升保存的層級,訂為市定古蹟。
藍博瀚查詢史料發現,桃園水道在日治時期供應桃園地區的飲用水、工業用水及消防用水,藉由自然地形的重力落差,建設「流下式」水道系統,非一般加壓式給水系統,設施包括鋼筋混凝土造的取水口壩、取水井、分水井、沉澱池、沉澱井、濾過池、濾過井、配水池、洗砂場等等,至今保存良好,未受破壞或改建,希望有關單位妥善保存。
文化局說,桃園水道確實興建於日治時期,並在1952年改建,後因南崁溪水量不足而轉售,現為私人所有地,做為私人蓄水池。
文化局:涉及私產先列冊
文資委員初步會勘後認為,除了取水口壩有些毀損,其他設施大致保存良好,確實具有文資保存價值,所以先列冊追蹤,但因涉及私人財產,依法必須徵得所有權人同意後,才能提升保存的層級,未來將與所有權人協調,也樂見所有權人能提報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