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苑建設董事長 郭敏能:培植特色產業 促進南台灣發展 |
|
|
|
在520政權交接後,台灣是否能一掃政治陰霾,重振衰敗的民生活力,再次活躍於世界經濟舞台,是台灣全民最真實的希望。
在馬英九總統宣布就職的今日,本報專訪前高雄市建築投資公會理事長、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就南部地區經濟與產業如何重新出發與南部民意對馬英九總統的期許等議題,對新執政者提出建言,期待「台灣再起」。
郭敏能曾投身公僕,歷任高雄市工務局都計科科長,隨後自行創業,成就港都建築界名號最響亮的建設公司。雖從事建築業,但仍保持與各產業界的互動聯繫,總是以銳利的眼光與關懷的心情觀察南台灣的現況。以下是他的專訪內容摘要。
強化觀光產業 提升公共建設質感
問:南部地區所面臨的經濟發展問題為何?
答:過去政府施政重北輕南,使得就業人口往北部都會區移動,造成南部地區產值降低、人民所得成長遲滯。另外,高雄面對的問題是缺乏特色產業。從地理條件來看,高雄有很好的港口,但經貿園區卻沒有很好的發展。螺絲業跟遊艇產業是可以有很大的產值,但螺絲產業如何技術再升級? 政府如何擴大遊艇產業的競爭力,都有努力的空間。
從觀光產業來看,沒有一個都市的觀光產業所得比例是如此低的,相較於西班牙4,000萬人口擁有6,000萬觀光人口、香港750萬人口有2,800萬觀光人口、澳門65萬人口有1,500萬觀光人口。加強觀光產業、公共建設質感的提升很重要。高雄建築的質感跟台中相比有很大的落差,泰國經濟水準不如台灣,卻有國家設計院,在觀光旅館發揮的很好。我覺得好的城市行銷是要把投資發揮經濟效益,而不只是辦很多的活動而已。
推廣產業聚落 輔導傳產業升級
問:建議未來如何推展南部地區經濟策略?
答:政府應掌握大陸經濟變動的契機,導引台商回流,並推動稅制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包括降低所得稅率,逐年調降贈與稅、遺產稅,降低最低稅賦制稅率與檢討獎勵投資條例中不合理的稅制減免政策。
另外,勞工政策及外勞配額制度也應通盤檢討,設法降低嚴重的中間剝削。建議政府多傾聽台商的聲音,盡速推動兩岸直航,讓消費與企業根留台灣。建議政府應制定政策導引產業發展。
例如: 一、自由貿易港區與高雄經貿園區可以發展成高雄的內湖軟體園區,舉凡數位產業、國內大企業的研發中心、高雄在地企業的營運總部、國際級觀光飯店等均可納入。此外,政府可進行區域整合,在都會區外圍推廣產業聚落,如南科、路竹高雄科學園區擴編二期、橋頭新市鎮二期及後期發展區增設產業用地等。 二、制定政策型塑產業聚落,如太陽能、面板產業。 三、輔導傳統產業升級,如前述的遊艇、螺絲產業及鋼鐵業建立中下游相關產業發展等。 四、擴大培育研發及創新能力,加速提升產業競爭力。 平衡南北發展 執政不分藍綠
問:推展南部地區經濟,未來希望中央政府有何政策配合?
答:除了上述的稅制改革、外勞政策與政策導引產業發展外,尚有以下幾點建議中央政府:一、落實假日包機直航政策。二、加速推動二次教育改革,包括恢復推展職業教育、廣設獎學金鼓勵青年學生出國進修、整併大專院校,從量的改變轉變為質的提升。三、快速推動第六貨櫃中心(深水港計畫)。四、協助推動高雄都會區基礎建設,如高雄市聯外道路改善計畫(旗楠公路拓寬工程、台17線右昌左營段新闢與台17線高雄林園段拓寬)、興建高雄市捷運環線地下化及延長高雄市鐵路地下化北段(葆楨路至左營高鐵站,經費102億,現在不做以後會更貴)。五、加速興建高雄會展中心及流行音樂中心等地標型建築,發展高雄港成為觀光、休閒娛樂港,結合經貿園區發展成為高雄都會中心。 最後要強調的是,未來政府的建設不能分藍綠,也不能分中央跟地方,政府是一體的。政府應將有限的經費做最高效率的使用。由於過去的北南失衡,高雄在建設上已經落後,必須加緊直追,不能因為南部是綠色執政,政府的配合度就有差異。馬總統要贏得南部人民的信任,就必須不分藍綠、不分中央地方,支援地方政府好好把建設做好。如此,方可展現馬總統是全民的總統,而不只是藍營的總統。
(董鍾銘 台北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