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市都市景觀老舊髒亂 郝市長祭出容積獎勵等利多 |
|
|
|
「整頓台北市容 郝市長祭出利多措施」
台北市2010年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預計會吸引超過600萬人到台北市觀光旅遊,不過許多人對於台北市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築風格不一、環境老舊、街道招牌凌亂、綠地空間不足,台北市副市長林建元說,就曾經有一位外國駐華外交官向北市府官員說,台北市是他任職過,景觀最不好看的亞洲城市,而台北市發展觀光,其實很
大的一個限制,就是台北市的建築環境,台北市常常得到的評語是建築物矮小擁擠、外牆髒亂、缺乏地標建築。台北市副市長林建元甚至用慢性皮膚病來形容台北市的都市景觀,為了讓台北市跟得上國際都市,台北市政府動員各局處,要大規模推動「台北好好看」系列計畫,包括八項行動計畫,要以實際的容積獎勵,增加台北市大型都更建案的推動,而第一系列的增加開放空間,去年10月底已經截止,一共有48案提出申請,42案通過推薦,包括十七件在科技產業軸帶、二十件在士林、中山區等老舊社區、三件在南港三鐵共構車站、捷運大安站、及捷運南京東路站等交通樞紐點;還有兩件在親水河域,儘管這個容積獎勵專案,遭到綠營質疑,有圖利特定大財團之嫌,如果以專案容積獎勵平均70%計算,平均一個建案可以多獲利28億元。
不過台北市副市長林建元說,這些通過推薦的更新案,不表示就可以得到申請的容積獎勵,還是要看對台北市景觀環境貢獻有多大?而幾個比較具代表性的申請個案,例如中正橋水源路的更新案,原來是老舊社區,不過透過容積獎勵民間投資,會是未來河岸跨堤相當重要的地標建築。台北市長郝龍斌也表示,外界質疑市府提供的容積獎勵相當優惠,圖利大財團,其實在容積獎勵的條件下,必須限時限期要完成建案,如果沒有在要求的期程建築,每年的容積獎勵都會被遞減。而除了台北市要多一點重要的地標建築,台北市都市景觀很重要的一個敗筆,還有建築物普遍老舊、外牆髒亂,台北市政府從3月底開始,也鼓勵民眾主動申請減少廢棄建物,到10月31號為止,向北市府申請建物拆除及綠美化,就可以獲得容積獎勵及稅捐減免、權利保障。
而容積獎勵包括騰空期程獎勵及美化容積獎勵,最高可以得到法定基準容積10%的獎勵額度。台北市財政局長邱大展表示,台北市政府統計,花博規劃的策略區域,包括圓山展場周邊、市民大道、民族東西路、民生東西路、羅斯福路等老舊建物有600多棟,公有與民間私有的各占2成5及5成8。而在整個台北好好看的系列計畫中,台北市政府也要針對申請許可過期的廣告、影響市容、有安全疑慮的市招,透過簡化的申請程序,鼓勵民眾更新,希望可以讓台北市八成的廣告招牌更新。今年度也會編列4000萬元,協助、補助台北市老舊建築拉皮外牆清洗,也會在台北市各橋樑、河岸設施、花博區周邊、公有建物等,進行夜間照明特色景觀形塑,讓台北市的夜晚景觀更具魅力。
台北市長郝龍斌說,台北好好看系列計畫,希望藉由公私部門的合作,為台北市多增加30公頃的廣場式或綠地的開放空間、3.4公頃人行步道、減少20多萬公頃的二氧化碳排放,就經濟層面 可以為台北市創造6000億元的經濟效益,也增加上萬個工作機會。
(林麗玉報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