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佩蓉╱台北報導】
建商整合都更通常分為「協議合建」或「權利變換」,在都市更新過程中,若從「事業計劃」階段進入「權利變換」,等於已進入都更核心及尾段,這階段會影響住戶分得房屋的價值及位置,也是最容易出現談不攏及爭議的階段。
建國資產管理總經理劉坤圖形容:「等於是民眾持有1000萬元房屋、土地,再次進行估算、位置分配。」
不單看土地持分
劉坤圖解釋,由於該階段會找3位估價師,進行全面性估價,計算住戶共同負擔金額,估計更新前的土地價值及建築殘餘價值,並提出最後的鑑價報告。
不過,該階段涉及分配價值多寡,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價師戴廣平指出,「也最容易出現談不攏的情形。」
戴廣平舉例,一般來講持有1樓店面的所有權人,多認定土地持分多、具有店面價值效益,因此分配比例須提高。
但估價師估價不一定單純看土地持分,還有要看個別戶坐落在社區的環境位置,例如戶別的採光度、樓層高低等。
依時空背景改變
戴廣平說,也常發生公寓1樓明明沒有店面價值,住戶卻認定應該採店面價值分配。
由於「協議合建」建商是直接與住戶談分配坪數、面積,但「權利變換」是談單1戶的價值,同時這樣的價值會因時空背景改變,呈現浮動的狀況,因此建商剛開始談都更時估算的價值,過了2~3年後可能就不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