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更換新臉 破屋變金屋 |
|
|
|
「沒有絕對低點,只有相對低點」面對許多聲浪看低台灣下半年房產態勢,台灣房屋藍海集團雙和區總經理劉威廷說,在不景氣的時候就是尋找「黃金屋」的最佳時刻,而都市更新區將是最有潛力的增值地點。
未來4年 總投資額逾2700億
上個月底,行政院因應景氣小組同意內政部所提,未來4年將推動投資都市更新案其中以政府機關為主的50處,總投資額為1249億元,以民間為主的都市更新案100處,以台北縣市核定的都市更新計畫所列財務計畫為基礎計算,平均每案投資額 (不含土地成本)約15億元,合計投資金額約1500億元,總計超過2700億元的投資。
不但政府重視都更案,房價相對落後北市許多的台北縣房市,吸引建商搶進開發都市更新商機。根據台北縣政府統計,目前受理中的都市更新案就有106件,其中,近3年申請案件每年就激增6倍。
為什麼在一片房市景氣預期低迷的情況下,都市更新案房地產的開發卻十分熱絡?劉威廷舉例,曾有媒體報導房產投資達人張淳淳,在北市復興南路、科技大樓捷運站發現一群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公寓,她拿出自備款100多萬元,以總價1100萬買下一戶地坪約10坪的4樓公寓,後來以1300萬元賣給有興趣都更的建商,8個月間就直接獲利200萬元。
都市更新案吸引人的地方,劉威廷說,並不只是老屋換新屋,對政府而言,可改善都市景觀、增進都市土地坪效,也可減輕徵收土地財政壓力,甚至擴大內需創造就業機會,因此大力推廣;而對地主而言,可掌握開發主導權。 投資增值「進可攻、退可守」
但最重要的,對投資或自住的民眾而言,可以轉取房價增值的差額,在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有獎勵,可利用收租金獲取房屋淨值,透過都更條例容積獎勵及權利變換來增值等。他表示,都市更新可作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達到「用錢為你工作」的目的。
劉威廷再舉出台北縣市都更黃金屋案例,例如位於內湖星雲街的「榮耀世紀」,因為離即將開通的德安捷運站只有5分鐘,又是AIT預定地,原本都更前房價一坪15至18萬元,都更後飆漲至50至55萬元,價差超過3.5倍。又或是南京東路上的「園項世紀館」,也從23至28萬元漲到80至85萬元,都是都更下的魅力。
中永和地區因為鄰近台北市,公園林立、學校薈萃、生活機能佳,一直是民眾的搶進地點,鄰近捷運之處的更新地區更是炙手可熱,成為熱錢進駐投資、自住的「黃金標的」。
劉威廷表示,雙和區房市大致可分四號公園、南勢角捷運站、景安捷運站、仁愛特區、河堤景觀及雙和醫院,而目前中和線沿線都市更新鑽石地段,以南勢角捷運站、仁愛特區及雙和醫院為重點。
他解釋,南勢角因為有捷運站加持,加上中和市公所積極打造興南夜市成為觀光夜市,生活機能提升,是最具潛力地區。而另一個明星區塊就是仁愛特區,劉威廷指出,因為永和市政府預定喬遷至此,在此區的後續行情看好,目前的都更建案平均單價介於每坪28萬至34萬元之間,和北市動輒每坪50 至60萬的開價,增值空間將很可觀。
捷運站、醫院加持 後市看漲
至於雙和醫院的新興商圈更是後市看漲,他表示這個北縣目前最大的署立醫院是我國第一家採BOT方式經營,由台北醫學大學投資,設有急性病床800床、慢性病床300床及精神病床100床,是一個重點放在急重症醫療與社區健康服務的綜合性醫院。
劉威廷說,因為醫院的設立創造就業機會,預計帶來2萬以上人口,而外來人口進駐醫院周遭預計將帶給房地產3成漲幅,當地店面會明顯轉型為醫療及飲食為主的型態,租金也有2成以上漲幅的預估。
劉威廷說,目前永和首件都市更新案─漢皇集團「喬治五世」,總樓高90公尺,是永和市中心最高的大樓,預計完工後將成為永和新地標,這95至184坪的豪宅大樓,鎖定金字塔頂端的民眾,代銷中心表示,目前已售出7至8成,以雙和的醫生族群為主,顯見都更後房價的驚人銷售潛力。
【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