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中心當社區公設 購屋費用省百萬元 |
|
|
|
想在台北市購買具有豐富公設的新大樓,是不少上班族的夢想,但想在台北市買間有豐富公設的社區,一般3房產品總價動輒破千萬元,在當下全球經濟動盪不安的時期,如何聰明花錢購屋就成新課題。信義房屋企研室主任蘇啟榮建議,偏好有豐富公設的民眾,可以把「運動中心當成自家休閒公設」,選擇運動中心周邊的成屋,與購買有豐富公設的新屋相比,等同省下上百萬元的購屋費用。
2005年7月新建築法規上路後,規定8樓以上的大樓必須設計雙逃生梯,若加上原有的公設空間,新大樓公設比動輒超過30%,與一般7樓高的華廈產品相比,新大樓公設比高出1倍,雖然多了1個逃生梯與一些公設空間,但實際上購屋人得平均分攤這些「共用」空間的房價,在未來經濟成長趨緩的年代,消費者可以有更精打細算的選擇。
蘇啟榮指出,中南部大樓平均房價較低,想要買有豐富公設的大樓,購屋負擔遠不及北部民眾沉重,但北部民眾也有聰明選擇,選擇在運動中心周邊的公寓,甚至是有電梯的華廈產品,等於只是把公設移到社區外,由政府幫你負擔公設空間的費用。
根據台北市主計處統計,今年1~8月使用台北市體育處所屬各場地使用人次共941萬人次,近年陸續興建營運的運動中心,前8月使用人次就高達470萬人次,比重高達5成,且與2007年同期相比,使用人次也增加了28%。台北市政府預計在台北市12個行政區,各設置1處運動中心,其中包括中山、北投、中正、南港、士林、萬華、內湖等運動中心都正式營運,運動中心與民眾生活愈來愈為緊密。
若拿運動中心與一般新大樓公設相比,運動中心設備的豐富性遠勝過一般大樓,以內湖的運動中心為例,裡面就設有撞球場、桌球場、攀岩場、體適能中心、游泳池、多功能球場、高爾夫球場、羽球場等,若購買可使用健身房與游泳池的季票,每季花費3500元,每年也僅14000元,使用20年也不過花費28萬元,還比不上台北市大樓1坪的平均房價。
目前有7個運動中心已經完工,有些運動中心還靠近捷運站,可直接滿足民眾通勤與育樂的需求,以石牌站的北投運動中心為例,距離捷運石牌站步行約5~10分鐘,運動中心周邊的公寓產品,區域客指名度高。另外,位於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中間的的中山運動中心,靠近運動中心該側的公寓產品,指名度特別高,屋主鮮少釋出。
靠近捷運站運動中心還有南港運動中心、士林運動中心、中正運動中心等,雖然目前許多民眾不是直接衝著運動中心前來購屋,但信義房屋店頭帶看後發現,運動中心對於民眾確實有加分效果,隨著運動中心逐漸普遍,加上消費者購屋更精打細算,捷運、運動中心雙重賣點的中古住宅,將是不景氣年代新的熱門產品。
聯合新聞網/信義房屋/蘇起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