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房市春節報喜 熱銷...
  住展房屋網 轉帳納繳房屋稅 2...
  住展房屋網 淡季+打炒房 1月...
  住展房屋網 社宅包租代管 將檢...
  報給你知 每坪少2萬? 有陷阱
  在三通預期心理下,各地房價越漲越高,有些業者深怕高房價嚇走購屋人,用一些手法「降低」房屋單價,讓購屋人誤以為買到便宜房子,房地產專家建議,民眾在選擇便宜房子時,也要小心別誤踩陷阱。

房價節節高升,準購屋人對於房價高低當然越要斤斤計較,不過有些便宜單價有時候是業者「創造」出來的,實際上房價並沒有比較便宜。

{1}車位算入坪數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市場行銷顧問張欣民指出,市場上最常見的手法就是將停車位與房子價格一起平均計算,讓購屋人以為房價比別人低,以一戶35坪、850萬的預售屋為例,正常計算平均單價是每坪24.28萬元,加計10坪的停車位150萬,總價是1000萬元,不過有些業者會拿1000萬去除45坪(房子面積+車位面積),得出每坪只有22.22萬的平均單價,讓購屋人誤以為這房子比別家便宜2萬元,實際上只不過是數字遊戲。

{2}露台計入總價
另一種售屋矇混的手法是將露台計入房屋總價,一般而言,露台是以房屋單價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計價,有的甚至是免費附贈,假設建商在訂價時原本是以二分之一計價,也就是說房屋單價若每坪50萬,露台每坪應該是25萬,以房屋30坪,露台8坪計算,總價是700萬,但售屋者為了「降低」房屋單價,就會拿1700萬除以38坪,得到的平均單價只有每坪44.73萬,比原來每坪50萬「便宜」許多,當然比較容易說服準購屋人。

{3}包含夾層面積
第三種是計入夾層屋面積的手法,這種手法在成屋市場中比較常見,原本夾層屋的夾層面積就是建築業者「創造」出來的,是屬於室內違建,並不能計入權狀坪數的,但是原屋主要轉手時常會將夾層面積計入原房屋面積,一來可增加可使用空間,二來可看似「降低」房屋單價,再偷偷將總價灌水。

房仲業者建議,購屋還是要以權狀坪數為房價談判的基準,才不至於吃虧上當。




【記者林韋任/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