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為歷史建物的北市中山舊橋,2003年因防洪疑慮拆除後,橋體遭大卸435塊,暫放於基隆河畔的原再春游泳池。為了活化橋體,市府文化局上周末接連2天舉辦「中山橋創意發想工作營」,請來建築、設計、工程、景觀等專家參與,有人提議新舊橋串連,象徵連接新舊回憶,有人則提議規畫中山橋紀念公園。
對此,文化局長倪重華表示,年輕人的發想有可能做為中山橋日後規畫,會再研議。
中山橋原名「明治橋」,1901年為了連結台北市區與圓山地區所建,當時過橋後可到台灣神社,又被稱作「神橋」。1930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漂亮的拱形橋墩除了是日據時期畫家郭雪湖筆下的景色,更是許多老台北人的兒時回憶。
2003年,橋體因納莉風災被判定有防洪疑慮,當時考量以遷建方式保存歷史建物,拆卸後的橋體目前存於再春游泳池。
為了決定中山橋的未來,文化局舉辦創意工作營,邀請簡學義、堀込憲二、陳漢儒、李嘉治、林建享、林舜龍等業界專家帶領討論,20多名青年分為5組,有人提出新舊橋串連保存象徵連接新舊回憶,有人認為,中山橋乘載老台北人的回憶,可串連鄰近景點,規畫為中山橋紀念公園。
倪重華表示,5組的想法都各有千秋,並開玩笑說「可惜我們只有一組中山橋」,將彙整意見後,找出較具可行性方案,再交回市府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