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房市春節報喜 熱銷...
  住展房屋網 轉帳納繳房屋稅 2...
  住展房屋網 淡季+打炒房 1月...
  住展房屋網 社宅包租代管 將檢...
  打造桃園成綠色經濟城市
 

全球經濟情勢在環保、能源、氣候變遷等議題的影響下,顯得愈為起伏不定;要如何有效振興經濟、拉抬經濟成長,已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的重要發展策略。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特為此舉辦「循環經濟在桃園」趨勢論壇,邀請歐洲循環經濟專家,共同分享推動循環經濟的經驗及看法,也為亟需在經濟上尋求突破的桃園、乃至於整個台灣,提供了一帖更具價值的良藥。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指將資源重生再利用,讓資源變得更有效率、更為經濟,桃園航空城計畫要融合「循環經濟」的概念,包括水資源再生利用、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發電、綠建築、智慧電網等,提升桃園整體競爭力。



由了解循環經濟開始


近來愈來愈受到重視的「循環經濟」,和目前主流的「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不同,也就是跳脫開發並取得資源後,經由生產、使用、最後丟棄的經濟模式,使各種投入的資源都能夠循環再利用,並在整個過程中達到零廢棄與零浪費(zero waste),以創造更高價值、減低對環境的衝擊。


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兼創辦人黃育徵強調,為了要實現循環經濟,就必須要「重新定義」(redefine)、「歸零設計」(redesign),也就是從產品或服務的源頭開始思考,定義出真正的產業及市場需求,並以重新設計來達到循環共生的效果,使產品與資源的生命週期更長,或是容易拆卸、回收,以提高利用價值,甚至創造新的就業與創業機會。


運用這種循環經濟的概念,企業就能重新設計產品及服務,除了能夠減少浪費資源,更能藉此提高競爭力。來自荷蘭的實施循環經濟(Implement Circular Economy)公司創辦人暨總監Douwe Jan Joustra就進一步指出,在循環經濟的模式下,從政府政策到商業模式,都會發生相當大的改變,也會創造出新的機會。


從城市發掘循環潛力


「城市」更是循環經濟的重心之一。荷蘭Metabolic顧問公司財務長Sanderine van Odijk指出,一個循環城市就要能夠體現循環經濟的特點,例如使用再生能源、達到零廢棄與材料循環、有效使用水資源、具彈性的基礎建設、創造生物多樣性等,並且要能夠使所有資源的循環最佳化。


循環經濟組織資深計畫經理Marc de Wit以在阿姆斯特丹進行的研究說明,要讓一座城市落實循環經濟,就要先了解目前城市的情況與問題,並決定執行的重點與優先順序,以及開發可達到的目標。而且還要在整個過程中,找出各個階段的處理時機;例如目前所使用的產品,應該是要維修並繼續使用,還是送交回收後再利用,以達到整體產品的最高價值效益。


以選出應優先處理的建築業,就會在設計時考量如何讓新建築適應未來變化,例如當人口結構老化時,對房屋建築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並將彈性設計、可再回收利用的材料等規劃在內,使得在提升價值、創造就業機會、減少二氧化碳、節省材料等成果上,總共創造約8,500萬歐元的價值,值得桃園市在發展循環城市上作為借鏡。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德前陣子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考察,參訪鹿特丹港務局、荷蘭史基浦機場,學習機場專區及循環經濟城市的作法,一方面利用再生材料、二方面減少工業廢棄物、三方面採取綠能政策,這是全世界在推動循環經濟當中最重要的示範區,希望這樣的經驗值得桃園參考。


鄭文燦表示,桃園綠色經濟版的航空城目標,與循環經濟是相關的,希望以「綠色低碳」、「永續智慧」、「生態保育」、「韌性城市」這四大目標發展。2,800多口埤塘是桃園的特色,其中航空城範圍內就有19口埤塘,希望埤塘能轉型成生態型防災滯洪系統,平常為生態公園,具有親水、觀光的功能,豪雨或颱風來襲時,則兼具滯洪池的功能,讓土地開發與灌溉水系,轉變為航空城計畫裡的綠色亮點。


處處都是循環生機


鄭文燦說,循環經濟可運用在水資源政策上,桃園除了汙水處理廠之外,也應建造再生水處理廠,再生水可提供工業用水,提高水資源運用效率。未來「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通過後,將提供獎勵機制,讓桃園面板廠、印刷電路板(PCB)廠等用水大戶,都能夠推動乾淨生產及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桃園市政府經發局長張昌財也表示,循環經濟的關鍵產業「資源回收再生」在桃園已經有具體群聚效應,例如從PCB邊角料回收金、銅、鎳等稀有金屬,已達到城市礦山的效果,為典型循環經濟案例,應從這些基礎上擴大發展。


鄭文燦也提到桃園是全台灣風力發電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推動電動機車最順利的城市,目前正積極推動在學校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板發電系統,已裝置了200多所學校,希望將來在航空城範圍內的公有建築物跟大型私人企業,除了採取綠建築的方式,再加上太陽能發電系統、發光二極體(LED)照明及小型風力發電裝置,讓航空城範圍內的能源政策,也能夠落實循環經濟的概念。


生物資源的循環再利用,也是循環經濟中相當重要的環節。Metabolic顧問公司執行長(CEO)暨創辦人Eva Gladek就提到,受到土地改變、水資源缺乏、過度使用肥料,甚至是生質能源崛起等衝擊,加上全球人口快速增長,因此需要更有效地運用「循環農業」來生產食物,讓不同生物之間可以互補、搭配、共存,形成像大自然般的生態系統,以提供足夠食物,同時避免對環境造成衝擊。


來自德國的台灣瑞曼迪斯(Remondis)負責人Silvio Loderbusch,則分享了德國發展沼氣產業的經驗,不只是為了因應天然資源不足,同時也是要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


他更強調「廢棄物」等於「原物料」的觀念,因此德國將來自家庭、商業、工業等處的有機廢棄物集中處理後產生沼氣來發電,不僅能夠大幅減少碳排放量,更減少了浪費與廢棄物,對環境也有好處。而以桃園每年近100萬噸的生物廢棄物潛量,就是值得加以開發運用的機會。


循環經濟的挑戰


在形成循環經濟的過程中,除了要找出目標及方向,並有系統地推動,還有如政策與財務的支持、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及整合、甚至是執行方法等,都是不小的挑戰。Delta Development Group資深策略顧問Olaf Blaauw就以荷蘭史基浦機場附近的「Park 20|20」示範計畫表示,是一種「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概念,也就是以「價值」為核心及目標、並創造「價值」的過程,並以創新的建築設計來達到循環經濟;透過整合性的加速平台運作,更能夠成為新的商業模式,複製經驗並擴大循環經濟的效果。


此外,Douwe Jan Joustra更提到要有效地落實循環經濟的生態系統,就要具有能夠促進成長的條件。以政府的角色就要「設計機制」,也就是能夠透過各種組織及對話,或是知識及教育的傳遞,讓所有相關人能夠被吸引結合起來、發展集體智慧,而不只是運用法令規範或傳統管理方式來推動;而企業則是要有企業家精神,勇於嘗試、投入,並且重新設計、持續進行,才能夠真正實現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