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房市春節報喜 熱銷...
  住展房屋網 轉帳納繳房屋稅 2...
  住展房屋網 淡季+打炒房 1月...
  住展房屋網 社宅包租代管 將檢...
  發都更財 掌握三原則
  台北市都市發展漸趨飽和,市中心區素地難尋,這讓市區老房子的都市更新商機愈來愈夯,不僅建商積極整合介入卡位,很多民眾也開始買老房子期待都更獲利。

若想在市區中尋找潛力的都更區,不動產專家指出,可掌握「要大不要小、要低不要高、要少不要多」三大原則,將來才有最大的獲利空間。
根據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依都市更新條例劃定的都市更新地區共有467處,其中由市府劃定的有222處,申請自行劃定的有245處,劃定面積共454.2 公頃。

1.要大不要小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市場行銷顧問張欣民表示,所謂的「要大不要小」是指購入的老屋最好是要臨大馬路,或接近大馬路,不要位在小巷弄中,因為愈近大馬路,建商介入都更的意願愈高。不過,要避開臨大馬路商業活動太頻繁的區塊,因為這類臨路的店面價值很高,屋主與建商在談交換條件時常常是南轅北轍,造成整體開發時程的延宕。

2.要低不要高

「要低不要高」則是指建物的樓層數越低越好,一來整體戶數不會太多,都更整合上比較容易,二來樓層數越低,也意味著將來可蓋出的樓地板面積越多,原住戶及建商都有較大的獲利空間;張欣民說,因此,民眾在選擇優先順序是透天厝(別墅)、三至四樓的公寓、五樓公寓、華廈,最後才是屬高樓層的電梯大樓。

3.要少不要多

「要少不要多」是指整體要更新的戶數越少越好,這同樣是基於整合難易度的考量,太多戶數就容易陷入人多嘴雜的難題裡。
儘管買老房子等待都更商機已蔚為風潮,但學者也提醒,房子畢竟是消費財,買房最重要的還是自身需求。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