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房市虛熱 政策面臨挑戰 |
|
|
|
大陸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近來大陸股市與房市出現「虛熱」現象,新華社呼籲,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資金流向監管。
大陸官方喉舌新華社12日發布文章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實施半年來,雖然證明是有效的,但也開始面臨一些挑戰。
首先,「雙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兩年人民幣4兆元投資計畫,迄今仍無法有效帶動民間投資。從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浙江省來看,今年前五個月,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為人民幣866億元,成長31.8%,但民間投資僅成長8.2%。
其次,年初大陸將全年新增貸款額度設定為人民幣5兆元,當時還認為,「這是一個相當艱巨的任務」。但今年前五個月,銀行新增信貸就超額完成全年目標。至6月底,新增信貸資金更逼近人民幣7兆元,為2007年全年信貸增量的兩倍。
新華社指出,充裕的信貸供給有效配合了財政政策,對中國經濟結束「自由落體式下滑」,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導致一度低迷的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雙雙快速攀升。
中國A股半年內上漲超過60%,且每天動輒人民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9,669億元)以上的成交天量,幾乎成為常態;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房地產商紛紛斥鉅資「跑馬圈地」的景觀,也再度上演。
中國社科院金融專家彭興韻表示,這顯示新增信貸資金有相當一部分未能進入實體經濟,而是悄悄進入股市、房地產等虛擬經濟領域,推動這些領域「虛熱」。
新華社指出,在當前經濟止跌回穩,但基礎還不穩固,加上外部環境依然嚴峻的情況下,中國仍必須堅持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連貫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還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資金流向的監管。
此外,對於近期部分學者擔心,市場充斥過多資金將導致通貨膨脹恐來襲,新華社則引述大陸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的觀點指出,中國今年不會出現通脹,真正須擔心的還是通貨緊縮。
姚景源稱,當前有兩個因素會遏制通貨膨脹出現:一是產能過剩會讓中國今年全年物價保持在低位;二是中國就業形勢依舊嚴峻。根據失業率和通脹率成負相關來判斷,通脹不會在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出現。
中國人民銀行一名官員則指出,中國現在如果收緊信貸,可能斷送經濟轉好的走向,但如果持續大量投放流動性,又會給長期通貨膨脹埋下伏筆。因此,「未來貨幣政策調控之難可想而知」。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