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字頭房價進駐北市行政區 購屋族大心動
【特別企劃】政府活化國有土地已成趨勢,近期地上權標案熱,政府釋出多塊市中心精華地作為地上權標售案,日前北市才標脫吉林國小地上權案,緊接著還有銅山街地上權案、廣慈舊址商業區土地與市議會舊址等地上權案將公告標售,顯示地上使用權型態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潮流。
什麼是「地上使用權」?簡單地說,就是購屋者擁有使用房屋的權利,50~70年不擁有土地及房屋所有權,乍聽之下這樣的房屋政策正挑戰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不過,這股住宅新風潮概念,近年卻逐漸成為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新趨勢。
台北市行政區 土地資產活化成趨勢
「地上使用權」大致上可分為「買屋不買地」的地上權住宅,或者是「只買使用權利」的住宅產品,無論是那一種型態,都有使用年限的限制,但是因為可以省去土地的高額成本,房價僅有相同區域一般產品的6~7折,低價優勢的確吸引不少想買房的年輕人目光,在高房價壓力下,有預算考量的人,逐漸接受地上使用權的購屋模式。
使用權住宅產品大多位處市區的精華地段,一般來說,使用權住宅最大的優勢,就是民眾能夠以市價行情的6~7折進駐精華區域,無論自住或是出租都很方便,不但可享有完整便利的生活機能,且因地段佳,租金報酬率相對較高。在考量預算壓力下,的確能夠減輕民眾3~4成的購屋負擔,生活品質提升了,節省下來的資產,也可以有更具彈性的配置空間。
使用權概念國外普及 台灣漸接受
在國外,如大陸、香港、新加坡、日本、瑞士、德國等先進國家,房屋持有率並不高,像是瑞士僅2成多,德國也只有3~4成,反觀住宅「使用權」概念已在各國行之有年,這些國家的住宅趨勢,皆以買房不買地或對於房、地都採取使用權為住的新主張,為的就是要讓民眾減低購屋成本與壓力。以歐美國家的地上權產品為例,英國、美國土地租期從99~999年皆有,對地上權的觀念相對比台灣普及。
在台灣,民眾的房屋持有率高達8成,其實與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有關,但是隨著購屋痛苦指數大增,不少民眾開始扭轉觀念,在持有房屋及提升生活品質的兩端上權衡思考,期望能夠達到平衡,家住景美的民眾林先生就表示,考慮到自己能夠負擔的購屋壓力,以及在兼顧生活品質的要求下,選擇購買住家附近的使用權住宅產品,「雖然說有使用年限的限制,但50~70年的時間至少也可以傳承兩、三代,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使用權產品推案漸多
根據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統計,近5年來全台總共有34筆地上權案脫標,其中,住宅用地共有12個,國產署在5月下旬也公告出今年第2批地上權案,全台共有11個標案,可以預見地上權推案將成為往後幾年房地產市場上的熱門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