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靜看房市 |
|
|
|
近來台灣房地產市場最熱門話題莫過於外來投資客,從大陸富豪考察團遊寶島,到福建企業到台中簽下購屋「意向書」,都靠外來客投以關愛的眼神為台灣房市加溫。
對某些建商來說,只要能帶動買氣創造業績,一切都值得。但是對購屋者來說,可得深入思考一下,小心買到最高點。
外來投資客近二年確實已成為房市的重要支撐。 以高雄為例,有些豪宅在推出時從每坪18萬元起跳,房價調高到20萬元時,熟悉行情的在地購屋者難免卻步。
但高鐵通車後,台北投資客大量南下,對高雄每坪20餘萬元的房價驚艷不已,於是房價紛紛墊高到25萬元上下。第一手獲利離場,接著價格再調高,等待更多外來客青睞。
有鑑於投資客出手大方,於是港都房市掀起「豪宅競賽」風潮,幾乎每個區域都能推出豪宅,也有16年老建物拆一半重建,塑造新舊合體豪宅,每坪喊價50萬元。真假豪宅難辨,有些售價甚至比行情拉高二倍、三倍,似乎以價格墊得愈高,就愈能顯出豪宅身分。
但畢竟「不動產」帶不走,當外來客有獲利就會了結,「最後一隻老鼠」的風險相對增加。城市經濟繁榮,房價自然會漲,但若是人為助漲,最後必嚐苦果。在房價熱鬧看漲的背後,購屋民眾還是得冷靜以對。
【林政鋒 報導】 |
|
|
|